Month: February 2020

欧亿注册线路_滞销的廉价快销服装被运到非洲,堆成腐臭难闻散发毒气的垃圾山

  在西非国家加纳的首都阿克拉的郊区,有一座座三十多英尺高(约9.1米)的垃圾堆成的“小山”。这些堆积成山的垃圾正是无数被抛弃的廉价快销服饰,它们在这个非洲国家的土地上腐烂、发臭,甚至释放出威胁人体健康的毒气。而这些服装垃圾并不是来自于加纳国内,它们主要来自于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这些劣质服装经二手经销商被销往非洲,最终被人们遗弃。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5日报道,英国的女记者朱莉·埃奇金汉(Julie Etchingham)在前段时间亲自来到了位于阿克拉的坎塔曼托(Kantamanto)市场进行了采访,她的采访最初在2月19日被发表在ITV新闻网上,随后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   坎塔曼托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手服装市场之一,据了解,运往市场的服装中,一部分是各大时尚快销品牌积压已久的库存,还有一些是各国人民捐出来的旧衣服。   运往加纳的大部分服装来自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据报道,每周大约有1500万件衣物被运到坎塔曼托市场。它们被包在重量不同的大口袋中,每一袋重量大概在50到100公斤之间。   市场的一名商人告诉记者,把“衣服包”打开就是一场赌博,他们也不知道包里装了些什么。许多商人甚至会在切开“衣服包”之前进行祈祷,希望里面的东西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利润。   事实上,这些服装大部分都是卖不出去的,每天都有超过50吨的衣物被丢弃。人们把这些衣物倾倒在荒地和海里,任其腐烂。这会形成一种有毒的“衣服汤”——当纤维被分解时,毒素会滞留在自然环境中。   一名研究二手服装贸易的专家利兹·里基茨说:“这是一场环境灾难。因为人们追求快时尚,厂家们制造了太多的服装,并且其中大部分服装穿几次就得扔掉。”   2019年8月,利兹在阿克拉的一家回收厂发生了甲烷爆炸,大火燃烧服装产生的有毒气体久久不能散去。   一名来自英国的纺织品回收中心负责人罗斯·巴里表示:“这是来自英国的垃圾,我们不应该让其他国家来承担这一切。”   据报道,目前加纳所有的垃圾填埋场都已经超负荷——周围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衣物碎片。由于没有地方处理垃圾,商贩们只能把大量废弃的衣物堆在城外的郊区和海滩上,让大自然来消化这一切。 来源:神奇的老外  

欧亿代理_二手奢侈品借淘宝直播起飞,「妃鱼」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二手奢侈品直播电商渠道品牌「妃鱼」已经完成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五岳资本和经纬中国共同领投,老股东君联资本跟投,本轮融资由奕秋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谁也没想到,2020年的开端,疫情成为了直播电商的强加速器。许多之前主要布局线下的企业都受到了重创,直播成为了他们“自救”的方式之一,导购们纷纷“转型”主播,开始线上卖货。虽然品牌的店铺直播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毫无疑问的是,疫情让它们释放了更大的潜力。   我们曾在去年就介绍过淘宝直播的生态,除了对已经存在的品牌是一种营销和带货渠道外,我们也提到直播或许可以催生出新的渠道品牌,妃鱼就是其中之一。   妃鱼从2016年就进入了淘宝直播,当时整个淘宝直播都处于起步阶段。不过最早两年妃鱼专注在国外奢侈品直播代购上,在里昂、巴黎、佛罗伦萨等地都建立了BD团队,也培养了一批海外主播,转型前的体量达到了每月成交额数千万元。   但国外代购直播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链并不掌握在团队自己手里。同时,创始人黄世昌也发现了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正在快速崛起,而这种高客单价、非标的商品是最适合直播的品类。于是2018年10月黄世昌决定进行全面转型,进入二手奢侈品市场。   最大的改变无疑是供应链,但妃鱼的优势是已经积累了两年的直播运营经验,以及一批奢侈品的购买用户,这成为了妃鱼和线下二手奢侈品店以及一些个人买手达成合作的必要前提。   目前妃鱼已经建立起“C2B2C+B2C”的供应链体系,与线下数百家二手奢侈品店展开稳定合作,店家可以寄售商品或者妃鱼派主播到店直播;此外,C端买家也可以寄售自己的包包等,目前C端货源已经占到约一半的比例。妃鱼每天在库的SKU两万多件,每天上新数千件。此外,妃鱼在全国建立了6个仓库进行分仓,总仓位于上海。   在主播端,原先的海外主播有一半回到了国内,妃鱼也通过招募奢侈品买手、电视台主持人等进行了人员扩充。目前妃鱼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主播筛选—培训—成长机制,并通过数据分析和运营经验对主播、货和流量进行更为精准的匹配。目前妃鱼在全国近10个城市建立了数十个直播间,自营主播近60位,其中月销百万的主播达到一半以上。   淘系的直播电商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货是核心”,这一点在二手奢侈品领域的体现更为显著。复杂的供应链整合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背后的定价体系和鉴定体系单个主播也难以建立。妃鱼有40多位中检认证的鉴定师负责商品的鉴定工作,每件商品需要经过3重鉴定以及复检,最后再由中检开具证书,此外还有“众安承保、假一赔三”的服务。   在定价上,妃鱼根据不同品类从多个维度进行商品标签化,并通过分析历史交易数据,系统自动估算出价格范畴参考,C端用户可以在范畴内进行定价;商品在售时,数据实时反馈,系统可以再动态调整售价。   妃鱼的盈利模式是抽取交易额一定比例作为服务费,2019年妃鱼整体销售额近十亿元,去年年底实现了单月过亿元。30天内货品动销率在80%左右,平均的售出周期为一周。   但也可以看到的是,妃鱼在这个领域面临着逐渐激烈的竞争,借助淘宝流量也有不少其他“新面孔”出现。对此,黄世昌表示,淘宝直播的“马太效应”已经十分明显,已经规模化的妃鱼优势显著,在二手奢侈品这个品类,妃鱼的销量领先同行第二名5倍以上。妃鱼也陆续入驻了其他电商及短视频平台,并有自己的APP和小程序,今年妃鱼将继续推进多渠道、多品类发展的规划。   疫情也不是完全没对这家直播电商公司产生不利影响。虽然观看人数增加了,但因为物流的原因供给端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妃鱼也下调了直播场次,加上为了确保疫情期间员工安全,妃鱼也取消了所有到店直播,所以交易规模有一定下滑。不过黄世昌认为,受整体经济环境和疫情的影响,消费者会更在意可支配现金流,二手奢侈品市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迎来爆发。 来源:36氪  作者:梦悦

欧亿测速代理_奢侈品市场线下遇冷 押注线上谋发展

  2月27日消息,农历新年假期本应是奢侈品商家必争的重要交易节点,但受疫情影响,众多奢侈品品牌不得不下调其对2020财年的业绩预期,并采取暂时关闭中国地区门店和缩短营业时间等措施。   近日,伯恩斯坦与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合作,从精选奢侈品牌中调查了28名行业高管,以了解他们预计病毒会产生的影响,但伯恩斯坦拒绝透露此次受访高管的具体名字。   据悉,这些高管预计,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播,2020年奢侈品销售将受到300亿至400亿欧元(约合320亿至430亿美元)的打击。此外,43%的受访高管表示,他们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的行业销售额将受到影响,然后才会趋于平稳。   事实上,新冠病毒带来的影响经常被拿来与2003年的SARS疫情相提并论,后者在当时也打击了奢侈品销售,但各品牌很快就从这一事件中恢复了过来。   而伯恩斯坦的报告指出了这两种流行病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该公司的一群分析师写道:2003年,中国消费者仅占全球奢侈品市场需求的2%至3%,但如今中国消费者的贡献比例已经是这个数字的10倍。   另据贝恩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消费者在个人奢侈品上的支出为3060亿美元,中国购物者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值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中国消费者还贡献了全球奢侈品行业增长额的三分之二。   这意味着奢侈品行业受到中国市场的影响将会扩大。据《电商报》获悉,Burberry集团目前已经关闭了在中国约三分之一的Burberry门店,但仍然开放的门店客流量同比下降了80%,因此Burberry方面也撤回了2020年全年业绩预测。   此外,拥有Michael Kors、Versace和Jimmy Choo品牌的母公司Capri也表示,他们决定关闭其225家中国门店中的150家,并且将本季度的销售预期下调1亿美元。   不难看出,疫情对奢侈品行业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线下门店销售的萎缩上。据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统计,在武汉、深、广、上、北五大中心城市,春节期间顶级购物中心与奢侈品旗舰店人流同比2019年相比下滑了80%左右。   不过,就在众多奢侈品牌线下活动和实体零售门店生意遭受冲击时,不少奢侈品公司将目光放向了线上。以奢侈品电商寺库为例,此前寺库曾发布倡议公告,吸纳更多品牌与买手店入驻寺库线上商城,帮助消化现有库存,增加现金流。   近日,Ontimeshow官方就宣布,由于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原定3月27日至3月30日举办的Ontimeshow2020秋冬季展会将延期举办,所有商家将首次启动线上订货机制,并将所有品牌独家开放到寺库平台。   据悉,时装秀实际上是各国买手进行买货和交流最新信息的一个平台,也间接维护了每一季受邀参加时装秀的高端VIP客户和媒体关系,无论是被取消还是推迟,都将对品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此次合作,寺库方面不仅会上线Ontimeshow直播专题,凡是Ontimeshow签约品牌设计师和买手店都可在寺库的直播页面,边拍边卖边实时直播。   除此之外,Prada天猫旗舰店也于近两日正式上线,正处于试运营阶段,运营主体为授权天猫,国内发货大仓位于嘉兴,采取顺丰包邮;Louis Vuitton则抓住营销节点,在微信小程序推出情人节限时店,实现了线上渠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高出两倍的成绩。   整体来看,这次的疫情对于奢侈品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放大镜,毕竟线下受冷是目前全中国奢侈品行业面临的问题,但这也可以倒逼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推动奢侈品行业与互联网数字化的紧密结合。 来源:电商报  作者:李洋

欧亿代理_新冠疫情前后的化妆品行业观察与展望

  中国上海——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震荡着中国各个产业的发展,对于正在高速稳定增长的中国化妆品行业亦然。门店关闭、复工困难、供应紧缺势必带来短期销售的下挫,不过长期来看行业稳健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随着防疫工作的深入,“黑天鹅”事件终将结束,而留给化妆品行业更深刻思考的变革则来自互联网化、数字化浪潮的“灰犀牛”。企业如何拥抱变化加速转型,则是行业玩家伴随行业成长的关键。  疫情前的中国化妆品市场:高速稳定增长,渠道多元升级,竞争烈度加剧,“高端化”、“专业化”、“个性化”趋势明显  回顾过去,在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大环境下,中国化妆品行业是零售消费品领域中少数能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的细分行业,高速增长背后是行业的日渐规范以及需求、市场环境与竞争的迭代升级。  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亿元]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罗兰贝格  受益于中产、富裕阶级的兴起,化妆品高端化趋势明显,中高端市场增速快于大众市场,占比不断提升。而在中高端市场中,集中度逐年降低,市场份额前五品牌每年也在交替变化,不断有新进入者赢得消费者青睐,“你方唱罢我登场”。  中国化妆品市场档次细分[%]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罗兰贝格  线上渠道过去5年增速高达15%,预计未来5年内份额仍会持续提升至约40%。同时,线下渠道受益于其不可或缺的试妆体验、优质服务、质量保障,预计未来仍将是化妆品市场的主力构成。  中国化妆品市场渠道细分[%]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罗兰贝格  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新兴业态都在不断冲击传统渠道。从线下来看,传统百货不断受到购物中心和化妆品专卖店(丝芙兰、娇兰佳人等)的冲击。其中购物中心依托于强大的一站式体验功能,近年来发展迅猛,各品牌亦纷纷在购物中心开设旗舰店,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用户交互性。化妆品专卖店持续在高低线城市分化发展,亦是值得关注的高潜力渠道。高线市场中以丝芙兰为代表,凭借优质入驻品牌、领先管理手段及营销理念,近年来快速扩张,并带动其入驻品牌的快速发展;而低线城市中,以娇兰佳人为代表,亦依托于强大的渠道扩张能力及灵活的本土玩法,快速跑马圈地,目前已在全国拥有近2000家门店。另外,在高线市场中,以连卡佛、老佛爷、SKP等为代表的精品百货开始涌现,吸引中高端品牌纷纷入驻,也为百货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中国化妆品市场线下渠道细分[%]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从线上渠道来看,除传统综合电商外,近年来亦不断涌现出新兴平台。例如,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基于其独特的社交属性与爱用物分享功能,聚集了广大化妆品爱好者。另外,受益于政策红利、消费升级,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海外品牌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亦有不俗表现。  将美妆行业按照品牌档次和品牌属性进行细分,品牌属性包含奢侈品牌美妆线、专业化妆师品牌和护肤品牌美妆线。其中高档奢侈品牌美妆线的增速最快,过去五年增速达到43%;高档护肤品牌美妆线、中高档专业化妆师品牌和中高档护肤品牌美妆线的增速较快,过去五年增速分别为29%、29%和18%。大众护肤品牌美妆线和大众专业化妆师品牌的市场规模较大,但增速较慢,过去五年增速分别为11%和9%。  美妆市场竞争格局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而护肤品行业则按照品牌档次和生意驱动模式进行细分,生意驱动模式包含明星SKU驱动、渠道驱动和品牌及研发驱动三种模式。其中,品牌及研发驱动的超高档品牌增速最快,过去五年增速达到23%;品牌及研发驱动的高档、中高档品牌增速较快,过去五年增速分别为16%和13%;其余大众品牌虽然市场规模较大,但增速不高,均在10%以下。  护肤品市场竞争格局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伴随时代的发展,80、90、00后等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相对富裕的成长背景、广泛的知识涉猎与自我意识的充分崛起,驱动行业的发展,形成“专业化”、“个性化”两大趋势。  “专业化”趋势:从美妆来看,年轻一代化妆频次更高,倾向于使用更为复杂专业的美妆步骤/手法,追求完整妆面、精致妆效,偏好专业性产品/工具。以粉底为例,目前中高端市场的粉底份额显著高于入门级产品BB/CC霜,而这一专业化趋势未来将随着消费升级进一步重塑大众市场,带动专业性美妆产品(如粉底、修容、美妆工具等)的不断兴起。  分档次市场各美妆品类构成[%]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从护肤品来看,年轻一代养颜、精致护肤意识明显提升,护肤步骤更加精细、科学。中高端消费年轻化,以精华为代表的功能性产品最受青睐,增速迅猛;同时抗衰老意识超前,抗衰老功能/概念受到追捧。  中高端市场护肤品品类分布[%]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中高端市场护肤品功能分布[%] | 资料来源:Euromonitor,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个性化”趋势:年轻一代崇尚“发展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个性化体现,勇于尝试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更青睐于适合自身肤质、自我风格的个性化产品。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由品牌方主导媒体声量,年轻消费者更愿意自发分享测评体验,与品牌方进行留言互动等,主动引导舆论,由此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内容分享平台应运而生。  新冠疫情将严重影响短期业绩,不会阻挡行业长期的增长态势  回顾非典时期,在疫情集中爆发的2003年4月至5月,中国化妆品行业零售额下跌2%,而在6月开始逐渐恢复行业常态化发展。对比2004年4月至5月的情况看,仅5月受到疫情的影响较重,总体造成的影响相对短期。  2003年非典期间化妆品行业零售额走势(2003.01-2004.06)[亿元]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罗兰贝格  而本次新冠疫情爆发于1月与2月的春节长假期间,此两个月属于传统的消费高峰月份。虽然同样预计造成短周期的影响,但由于处在波峰时段,所以总体的影响将大于非典。新冠疫情期间,线下门店关闭,客流急剧减少,期间收入大幅缩水;供应端,供应商工厂开工延迟、供给不足、物流停滞则导致了品牌商无法提供更多更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对于营销端,传统春节、情人节等大促已取消,前期投入的营销、运营方案损失严重。天猫已取消“天猫开工季”、“天猫情人节 ”、“天猫春焕新”等二月份活动,已报入的商品会做清退处理。  淘系平台护肤品与美妆销售额(2019.01-2020.01)[亿元]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罗兰贝格  从品类看,美妆和护肤品的零售额都在下滑。但由于美妆具有相对较强的社交属性,在此次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社交性外出大幅减少,消费者购买需求被抑制,消费人群有所减少,所以相较护肤品,美妆产品受到的冲击更大。根据生意参谋公布的数据,美妆全部子品类在2020年1月的交易指数成大幅下降趋势,尤其以BB霜、睫毛膏品类下降最多。  天猫美妆子品类交易指数与增幅 (2020.01-02)[%] | 资料来源:生意参谋,罗兰贝格  国内外头部品牌相对坚挺,新晋网红品牌受益: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国际品牌凭借其长期打造的品牌影响力、强劲的产品研发能力受此次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而国内传统的老牌化妆品凭借其建立的强大国内销售渠道与沉淀多年的中国文化产品设计,群众基础雄厚,也受到较弱的影响。  而网红品牌则可能是疫情中受益的玩家。疫情前,网红品牌的成功往往源自其强大的线上品牌营销能力与产品设计与更新的速度,其通过互联网技术包装、营销产品的方法是网红品牌致胜的关键。而传统企业相对更重视线下销售渠道,无法和网红品牌一样更快速的适应疫情期间线上为王的新打法。  从数据上看,1月美妆品牌排名中,包括完美日记与花西子等在内的网红品牌同比增速惊人。虽然行业整体销售额下降,但相对其他同业玩家,网红品牌降幅较小,花西子更是实现了排名上的进位,体现了网红品牌在线上世界的顽强生命力。  销量前十美妆品牌与其零售额 (2020.01-02)[%] | 资料来源:淘数据,罗兰贝格  长期来看,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化妆品消费潜力,高增长态势不会改变,政策利好也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化妆品人均消费依然有待深耕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019年人均仅30美元,远低于邻国日本。随着疫情结束后消费需求的释放,未来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充足。  主要国家人均化妆品消费(2014-2019)[美元/人] | 资料来源:Passport数据库,罗兰贝格  2. 行业政策利好频出  2019年是化妆品行业利好政策频出的一年。化妆品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率多次下调,跨境电商、自贸区发展态势良好,行业监管法律出台加强行业规范,均持续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9年化妆品行业相关政策 | 资料来源: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3.KOL引领新消费趋势  随着信息媒介的变迁,社交可视化已逐渐成为年轻一代消费者主流交互方式。同时,抖音、淘宝直播、小红书等社交分享平台与化妆品KOL的出现则变相加速了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教育与信息传播,进一步促进了终端销售。以李佳琦、薇娅为主的网红带货KOL已成为满足年轻一代消费需求的营销新势力,且发展潜力依然强劲。  主流线上直播分享平台 | 资料来源: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总结来说,化妆品行业尽管依然会面临如2003年非典时期的短暂困难时期,但从长期发展看,中国化妆品消费市场依然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结合政策端的利好,待疫情结束后,行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值得期待。  后疫情时代,疫情“黑天鹅”终将远去,行业“灰犀牛”才是企业面对的核心挑战  新冠疫情成为2020年中国各行业最大的“黑天鹅”。然而疫情终将结束,从行业长期发展来看, “灰犀牛”事件更值得我们思考。“灰犀牛”指能够预测甚至让人习以为常的风险,远观灰犀牛可能觉得笨重缓慢,但当其靠近时,却难以躲避。化妆品行业总体来看仍然是较为传统的行业,多年的渠道建设使得传统企业相对依赖线下渠道,而其对于线上的态度,互联网化、数字化好像太过常见,反而转型缓慢。但真正让企业处于危险境地的灰犀牛,则是全行业不可阻挡的互联网化、数字化浪潮。  放眼未来,化妆品企业需在三个方面加速布局,以保持其在此互联网化与数字化浪潮中的持续壮大。  1.强化互联网化、数字化营销和销售  a.“宅经济”走红  在疫情期间,由于大众宅家足不出户,在线时长明显增长,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线上工具实现销售的稳定。根据淘宝APP数据显示,春节至2月10日期间,薇娅、李佳琦等顶级流量直播网红单日累计直播观看人数分别超过1900万与1600万。疫情期间,由于强制限制出入,通过直播和网红进行线上销售、带货增加明显。而疫情过后,直播带货等线上营销仍将是化妆品企业发展的方向,其对销售的直接推动是疫情后时期发展的重要推手与动力。  头部KOL线上直播流量统计 | 资料来源:案头研究,罗兰贝格  b.社交经济兴起  由于防疫物资紧缺,物流服务与线下门店的关闭,消费者口碑营销的力量开始显现。通过社群运营(微信、QQ群等)与社交互动的方式,引入KOL或拼团都成为了疫情期间触达C端客户的好方法,各大化妆品企业开始进行有效的线上营销的另一种尝试。  以林清轩为例,通过“钉钉+手淘”智能导购与微信小程序互联网化导购等模式,仅一天时间就新增了3000+会员粉丝,而在疫情之前一天的增长规模仅在700-1000人之间。同时,林清轩及时洞察消费者最新需求,结合产品特点占领消费者心智,使消费者在有这种需求、甚至并未自主发现此需求前,就抓牢了消费者。此外,在疫情期间,通过“武汉加油”等直播互动,为会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与精神抚慰,很好的达到了共情营销的目的。  林清轩疫情期间的社交经济发展模式  2.建立用户数据,深挖私域流量  化妆品企业通过“宅经济”与社交经济的加持,通过直接跟客户沟通,建立会员用户数据库,提升品牌忠诚度的同时,更多着眼于利用数据的深度价值。长期来看,化妆品企业建立更强大数据分析和客户运营能力。此外,企业要尽快开发针对客户运营的大数据分析用例,从而持续提升用户购买频率和购买金额。通过对会员的用户画像分析与构建,进行精准营销,最终达到深挖单客价值,增加单人复购的最终目标。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购买数据,可以发现某消费者的采购品类以入门款产品为主。在通过数据了解其产品需求和个人喜好之后,可以逐步引导其关注更多高端产品线产品,主动推动消费者进行品牌内的消费升级。  3.长期来看,推动无人零售、智能化零售  无人、自助式的零售售卖模式,凭借便捷、24小时不休、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  而此次疫情期间,其可以避免了人员接触的特点,更是满足了当下的切实需求。  例如,理肤泉以母婴新品系列的“舒缓调理喷雾”为主打产品,开始“无人零售”的实践,通过…

欧亿测速_维密11亿美元被卖 中国内衣行业市场前景如何?

  在关闭多家门店、取消时尚大秀后,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控制权将被以5.25亿美元出售。维密自创立以来,一直都是女性内衣界举足轻重的时尚品牌,如今风光不再。不仅维密日子不好过,中国内衣第一股都市丽人也不能幸免,盈利不佳。目前,整个内衣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内衣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至2019年全球内衣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速约为7%,预计在2019年全球内衣市场规模将达到45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内衣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明显,到2019年的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其中女性内衣仍然是最重要的市场,占总市场规模的60%以上。   中国内衣市场潜力大   从女士内衣人均消费金额来看,目前中国女性内衣人均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年人均消费金额仅为20.2美元,仅为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1/4左右,随着国内女性对内衣消费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国际化接轨,国内女性内衣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内衣电商实力不可小觑   中国内衣市场规模在飞速提升,但是维密和都市丽人辉煌不再,是因为受到了内衣电商品牌冲击。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年轻消费者,不再对大品牌有高品牌忠诚度,而更愿意通过尝试新品牌来表达个性。这给新进品牌带来市场机遇,无论从市场体量和消费者需求来看,内衣电商都是值得开垦的宝地!目前,国内内衣市场还比较分散。这为新品牌的诞生酝酿了变革的机会! 来源:中商情报网  

欧亿注册线路_疫情之下的时尚行业,何时迎来春天?

  新春伊始,作为每年时尚风向标的时装周,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2月7日至12日纽约时装周、2月14日至18日的伦敦时装周、2月18日至24日米兰时装周、2月24日至3月4日巴黎时装周。   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均已采取暂时禁止中国籍人士入境的措施,国际航线禁飞,许多原本受邀出席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时装编辑、时尚博主、明星和买手,甚至品牌中国区工作人员只能无奈取消行程。我们基本上看不到国内明星在各大品牌秀场上“争奇斗艳”的场面了。   根据意大利时装协会在2月4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表明,约80%中国时尚编辑、买手和设计师无法出席于2月18日至24日举办的米兰时装周。此前决定参与本届米兰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品牌Angel Chen和Ricostru也已经取消了在米兰的时装秀。   事实上,中国时尚编辑、时尚博主和买手“集体缺席”四大时装周,对国际品牌带来不小的冲击。最直接的后果,是削弱了这一季国际品牌在国内的宣传效果,并且中国买手可能会因为国内零售环境不乐观而缩减预算,使得来自中国市场的订单会显著减少。   除了中国时尚行业从业者“缺席”四大时装周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个品牌决定取消或推迟在亚洲地区举办时装秀。Burberry原定于4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2020秋冬Burberry男女装时装秀确定取消;Chanel周一发布声明,推迟原本计划于5月份在北京举办的2019/20高级手工坊系列复刻大秀;Prada也表示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将推迟原定于5月21日首次在日本举办的时装秀。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个人奢侈品市场,也是许多品牌最为关键的市场之一。2019年,全球三大奢侈品巨头LVMH、开云、历峰集团大中华区营收占比分别为17%、25%、25%,其中中国消费者在大陆市场为上述集团贡献的营收分别占10%、17%、11%。2012年至2018年,中国对品市场的增长贡献度超过一半,估计一直到2025年对其增长的贡献都会达到65%。   疫情期间,有些奢侈品门店暂停营业,而一些门店虽然正在营业,但是来客数量也大幅减少。Capri Holdings(旗下品牌有Versace、JimmyChoo、MICHAEL KORS等)位于内地的250家门店中有150家暂停营业,Ralph Lauren的115家门店有一半暂停营业;北京SKP、连卡佛等奢侈品零售商在春节销售旺季调整开门时间,提前结束营业。西安SKP在员工抗议下宣布暂停营业。   2月11日,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疫情可能会导致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在2020财年的收入下降5%。中国消费者是Burberry最重要的客户群体之一,其将近40%的销售额是来自中国消费者。   内外影响之下,当下缓解困境的最的方式就是转战线上数字渠道了。米兰时装周官方就表示,将用中文在线上同步时装周秀场情况、采访和后台影像视频等,以便缺席的中国时尚界人士依然能最快看到米兰时装周境况。米兰时装周甚至还要举办名为“中国,我们和你在一起”(China,we are with you)的宣传活动。   事实上,与其它领域不同,即使如今发达的电商经济环境,但因为奢侈品的特殊属性,线下渠道依然是奢侈品销售的重要载体,预计时尚行业营业额至少下滑50%,后期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能够恢复。   按目前的形势来看,奢侈品牌线下布局进一步收缩是明显趋势,那后期转移线上以寻求新的盈利点是不少品牌、电商平台会共同的发力点。经此一“疫”,或许将加快各大时尚品牌从线下到线上的新布局。奢侈品牌的消费是注重场景消费的消费类型,当线下门店受限于此时,品牌或将将类似线下的互动、产品上新等转移线上。   很多时尚博主也表示虽然团队不能亲身前往秀场观秀,但是仍然会采用图文直播的方式为国内的观众解读时装周的潮流趋势,带大家一起“云看秀”。   据了解,虽然此次疫情对全球的奢侈品牌的营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很多品牌纷纷向中国捐款,表达品牌对中国民众的支持。1月25-1月31日期间,LVMH、历峰、开云集团等全球奢侈品公司纷纷宣布捐款,捐助金额在100万-1600万之间。   虽然,当下“宅”在家中的我们或许会错过时装周,但是希望当春暖花开,我们摘下口罩,走出家门之时,仍然能穿的美美的出街。 来源:现代广告杂志社  作者:戴莉娟

欧亿娱乐分红_2020疫情下的「时尚产业“大冲击”」

  一场突发的疫情使得众多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尚行业也并不例外。   2020秋冬时装周季已经开始,按照往年的计划,许多中国时尚从业者应该准备赶赴纽约、伦敦、巴黎等地,但现在却被迫改变了工作计划。   此外,众多品牌在中国关闭门店给线下零售产业也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品牌们不得不重视起线上领域……   01   少了“中国”的时装秀   往年今时,大牌云集的传统“四大”时装周,无疑是国际品牌吸引奢侈品消费者目光的主要平台之一。不少艺人也通过参加“四大”时装周,以“头排看秀”“品牌邀请”为名塑造了更加高端的个人形象。   2020纽约时装周,藤原浩,陈冠希,权志龙,Travis Scott,Tom Sachs,Drake等同场看秀并同框合影。   而今年,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今年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中国艺人借时装周抢占流量高地的惯例将被打破。世卫组织将新冠疫情定义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各大品牌的中国公关团队和明星都取消了其时装周行程,不仅是出于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的考虑,同时也对自己看秀新闻的曝光度不抱期待。   明星团队们表示,此时出征时装周,不仅与主流价值观相左,同时更有可能因逆势出行做出错误表率,而被大众所批判。在多条疫情相关热搜里穿插看秀造型的新闻,也无异于弄巧成拙。   02   疫情对奢侈品行业的冲击   作为目前全球奢侈品销售比重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市场在整个行业内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年,由于疫情的爆发,海外旅行华人尤其是团体游客的数量将在短期内呈下降趋势。投行伯恩斯坦奢侈品主管Luca Solca表示,市场的早期反应已经表明,奢侈品零售行业尤其依赖旅游业,特别是考虑到还有很多中国游客将大部分奢侈品开支都花在国外市场。   据麦肯锡《中国奢侈品2019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占到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增至1.2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比例的65%。   这两周内,由于市场担心疫情将不利于本该营收飞涨的春节假日销售,许多顶级奢侈品公司的股价都明显下跌,LVMH和开云集团分别下滑了8.5%和8%、Burberry下滑了12%,而Michael Kors、Versace的母公司Capri Holdings下跌了14.7%之多。市场的紧张情绪一度创下了一天内该板块市值蒸发150亿美元的记录。   据悉,日本迅销集团已经关闭了其在中国境内的130家优衣库门店,瑞典快时尚巨头H&M也暂时关闭了其在武汉的13家门店,Gap及Old Navy也陆续采取关店措施,牛仔品牌Levi’s更是关闭了其在大陆的一半门店,并表示此次疫情将阻碍其实现财务增长目标。就在几个月前,其在中国最大的一家门店刚刚在武汉开业。   前不久刚刚开业的Levi’s®武汉汉街新生代旗舰店,正位于其市中心的楚河汉街。   此外,根据麦肯锡《中国奢侈品2019年度报告》显示,明星、时尚博主出席时装周“带货”、“造势”等,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今年,由于明星、时尚博主的缺席,导致2020年四大时装周缺少了很多国内报道的“声音”。   瑞银于近日也发布公告指出,奢侈品巨擘LVMH集团2020全年销售额将下滑3%,其中二季度中国市场可能暴跌30%。   缺少了明星和博主的品牌大秀未能达到预期规模的宣传效果,是否会对2020年的奢侈品销售市场带来隐患?疫情结束后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消费”的红利期?目前,还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03   零售行业、全球供应链受影响   「实体店铺预警」   因公共卫生部门要求尽量在家防护,零售端人流稀少,诸如SKP、连卡佛等奢侈品零售商在本该春节销售旺季也不得不调整开门时间,提前结束营业。逛街人数将持续处于低谷,直接影响实体店收入。   一位复工的商场某品牌销售人员说:“这段时间每天的人流量几乎只有个位数,人们也没有积极的购买欲,大多数是奔着超市去,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后匆匆离开。”   显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遭到了重大打击。而疫情消散后,期间囤积的大量库存还会持续影响产品良性周转。   近年来开始起步发展的本土时尚产业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将迎来从生产供应链、货贸到宣传市场和零售端一系列连锁冲击。目前在时尚的创收方面,供应链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包括Levi Strauss&Co,Ralph Lauren Corp和Nike Inc.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已关闭了在中国约一半的门店。   「现金流、供应链预警」   目前,虽然有部分企业已进入复工阶段,但也面临诸多问题,自用防疫物资短缺,物流业务效率低,供应链受阻,原材料短缺,返城困难人手不足等。有企业表示,虽然已经复工,但因原材料供应不足,也面临停工。很多企业开工消耗的是春节前储备的少量库存,在物流受阻,上游企业产能不足,原材料生产不足的情况下,用不了太久,就会出现“无米之炊”的状况,不得不减产乃至停工。   虽然中国近年来已经将发展重心从第二产业(制造业)转向了第三产业(服务业),但是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商和出口商。2018年,我国对外出口了大约1190亿美元的纺织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37.6%。许多全球闻名的时尚品牌如ZARA、Ralph…

欧亿代理_直播卖货3小时相当于复工半年 商业地产预下半年迎反弹

  1月下旬开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日趋严重,受此影响,民众被要求尽量不前往商场、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几乎所有商场都因此缩短营业时间甚至关门歇业,还有大量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出台了租金减免政策,收入断崖式下跌,现金流日渐承压。   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坚战,目前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随着大量企业复工复产,商场也逐渐恢复营业,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终于得到释放后,迸发出的购买力大大超乎业内人士的预期——例如近日,关门歇业超过10天的杭州大厦购物城正式恢复营业后,五小时内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超过去年同日12小时的销售额。   虽然疫情对商业地产的冲击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业内仍对未来预期乐观。房地产研究机构世邦魏理仕近日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中长期经济趋势发布《2020年大中华区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称,此次疫情的暴发在近期对商业地产市场的租赁和投资将带来较大影响,但预计下半年将迎来反弹。   5小时卖出1100万   2月20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商业核心区域的高端购物中心杭州大厦购物城正式恢复营业。当日,杭州大厦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入场检查,消费者需要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后才能进入。中午12点05分,开业仅五分钟后,杭州大厦迎来了开业第一单——一对价值5900元的耳钉。   此外,某品牌价值1180元一套的化妆品当日卖出40套,而当日客单价最高的交易为一块售价35.8万元的手表。饮品表现也十分突出,星巴克共售出453杯,奈雪の茶外卖订单245单,人气单品霸气芝士草莓杯销售超过120杯。   受疫情影响,当日杭州大厦仅营业五小时,但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超过去年同日12小时的销售额。公开信息显示,全国323座万达广场每年的总销售额约为2千亿元,平均单店年销售规模约6亿元,单日销售额约200万元。但就杭州大厦本身而言,其2019年销售额超过90亿元,单日销售额约2466万元,超过2月20日的两倍。   据界面时尚报道,一位杭州万象城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称,自从对外公布了要恢复营业,消费者的咨询就源源不绝,不少消费者都通过商场微信公号后台留言咨询店铺和专柜开业情况,但商场整体客流量还是少,而且即使顾客来到商场,也一般目标明确,买了要买的商品就快速离开,和以前的“逛街”还是有一些区别,“毕竟现在还是非常时期,大家都会更小心,而且之前拉客的餐厅、电影院都还不能进客嘛。”   另有一奢侈鞋履品牌专柜的营业员向界面时尚透露,杭州大厦线下店开业当日,她所在的专柜没有迎来进店客人,但她还是完成了4单业绩,全是顾客通过微信下单完成的。她分析称,试衣服、鞋等产品需要在店铺停留时间较长,且需要有很多额外接触物品和人的机会,可能还是会影响部分消费者的选择。不过,“我们还是要努力吸引顾客来店里看看,”她说:“线下购物以货带货,做成大单子的概率肯定还是更高些。”   疫情期间,杭州大厦购物城便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大量品牌负责人的微信,支持其进行线上销售。据杭州网报道,杭州大厦STONE ISLAND品牌门店导购王苗苗称:“开门第一天,我们通过直播展示了门店消杀,以及下单产品消毒的全过程,让我们的顾客能买得放心。一件衣服从打包到送到快递员手中,至少要消毒3次。”据了解,为了防止病毒扩散,疫情期间商场关闭了中央空调,工作人员几乎均穿着轻薄羽绒服。   直播3小时相当于复工半年   据了解,2月20日当天,杭州有超过17家商场恢复营业,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武林商圈的三家商场(杭州大厦、银泰百货、国大城市广场)当日客流量近两万人次,销售总额达1638万元。除杭州大厦开业当日收获颇丰之外,更早之前开门的杭州武林银泰在线上购物方面亦取得不错的成绩——自2017年被阿里巴巴收购之后,双方的合作日益密切,后者也帮助其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数字化转型及智慧零售赋能。   去年5月,银泰百货就携手淘宝天猫发起“云柜姐计划”,支持商场导购进行线上直播卖货。据了解,疫情期间,在家直播的导购人数突破千人,首批试点的导购直播累计时长已超10000分钟,累计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某品牌一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一次直播产生的销售额,相当于在门店上了一周的班。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银泰百货还携手淘宝,为10位湖北导购开通直播专场。据了解,参与这次直播的导购分别来自武汉、荆州、孝感等城市,整场直播时常3小时,观看人数达7.5万人,相当于1家顶级购物中心的周末客流。直播期间,有多款商品被抢光,而由于湖北的特殊情况,订单均是通过全国其它地区的银泰专柜发货。   银泰方面向钛媒体出具的数据显示,2月18日上午10点,雅诗兰黛2000份眼霜套装在银泰线上商城喵街上线后1分钟被抢光;2月20日上午10点,仅23秒,消费者就在喵街上抢光了2000套资生堂红腰子精华;情人节以来,武林银泰的销售额已接近去年同期的五成,且全部来自线上。   线下方面,2月19日,武林银泰恢复营业当天的销售额亦超过去年同日,第一单为一瓶价值1060元的某品牌香水。目前,武林银泰品牌营业率80%,700个品牌恢复营业。此外据银泰导购员介绍,很多人一进来就直奔口红,而顾客在挑选产品的时候,如果需要试妆,在手上试完之后会再用酒精进行消毒。   下半年有望迎来反弹   戴德梁行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疫情结束之前,商业市场无疑受到最直接的冲击,除了实体商业受到的直接影响外,由于缺少场景,线上商业同样受到波及;零售业中短期前景依然不明朗,大型购物中心市场空置率将有所推升,同时整体平均租金则面临下调。   此前,大量企业在将旗下商场关闭的同时,宣布对商户进行租金减免,据统计,超过60家宣布对旗下持有物业商铺进行减租或者免租,共涉及项目总数约达1515个。而这背后,则是企业营收的大幅下降。1月28日,万达对外宣称,1月24日至2月25日期间,旗下全国已开业万达广场的商户租金及物业费实行全免政策,以2019年万达租金收入384.8亿元来预估,一季度预计损失租金约最低35亿左右,预计第一季度的运营收入将下滑超30%。红星美凯龙也表示,免租将涉及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租金及管理费总金额)约5.3至5.9亿元,对2020年归母净利润影响约3.8至4.3亿元。   不过,戴德梁行中国区商业地产董事总经理甄士奇表示:“此次疫情的突发事件会成为商业零售业重整再出发的一个机遇点。大浪淘沙,行业门槛会进一步加高。而食品安全、公共卫生、配套设施等方面也会迎来新的升级,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要求的新标准。”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端亦称:“疫情的发生对于商业地产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但市场各方均积极摸索应对,在此过程中启发的思考与尝试也往往衍生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从杭州大厦恢复营业后的业绩表现也可以看出,消费者在购物需求被压抑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进行“报复性消费”,而这对商业地产行业而言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世邦魏理仕也在《2020年大中华区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只要疫情得到控制,预计租金收入将在2020年下半年随着消费而逐渐反弹。   前述报告称,2020年下半年反弹的租金收入或许将抵消2020年上半年减少的部分,并确保全年租金收入较2019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而当市场环境恢复正常时,一些新的购物中心和空置率较高的商场可能会提供更多激励措施以吸引租户;此外,鉴于今年将要开业的许多新购物中心将由拥有良好业绩记录的企业进行管理,因此2020年的租金增长也可能会得到提振——计划于2020年在杭州,南京,成都和武汉开业的新商场中,有60%将由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而2019年则为44%。   报告特别指出,一线城市中,由于北京和上海庞大的消费基础,以及它们经常成为新品牌首选目的地的特性,这两座城市的租金前景仍然乐观——2019年,超过60%的中国零售商在北京或上海开设第一家商店,进一步推高了核心地区和地标性项目的租金。而广州和深圳方面,由几个经营不善的项目导致的广州租金下降趋势预计将在今年结束,深圳则将继续面临供应方面的压力。   “2020年,消费、城市化、科技创新等结构性趋势以及不断演变的租户需求正在孕育商业地产市场新契机。”CBRE亚太区租户研究主管、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蔡咏嘉说。该机构认为,5G商用、金融业开放、低利率环境等中长期利好和基础性变革将持续推动商业地产的租赁和投资活动,此次疫情的暴发在近期对商业地产市场的租赁和投资将带来较大影响,但预计下半年将迎来反弹。 来源:钛媒体  作者:石万佳